赵秋:1976年7月生,吉林通榆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钢结构协会桥梁钢结构分会理事,中国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分会理事。主要从事钢桥、组合结构桥梁、UHPC桥梁、装配式桥梁、桥梁施工技术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教育部博士学科专项科研基金项目一项;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共10余篇;出版教材一部,专著一部。
主要学习与工作经历:
1996.9-1999.7 哈尔滨建筑大学 交通土建工程专业;
1999.7-2003.8 中铁十三局 从事桥梁施工技术;
2003.9-2006.3 东北林业大学 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 硕士 ;
2006.3-2010.1 同济大学 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 博士 ;
2010.1-至今 福州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讲本科课程:
钢桥、桥梁工程、桥梁文化
主讲研究生课程:
高等钢桥理论与应用
主持的纵向课题:
[1] 加劲钢板-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组合桥面板受力机理与疲劳寿命研究(2015-2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负责人
[2] 考虑初始缺陷影响的混合钢U肋加劲板受压稳定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2012-2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负责人
[3] 福州地区钢桥面板疲劳设计荷载与疲劳寿命分析(2012-2014),高等学校博士学科专项科研基金,项目负责人
出版教材与专著:
[1] 赵秋 主编《钢桥——钢结构与组合结构桥梁》,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2] 赵秋 著《钢桥U肋加劲板焊接残余应力与受压稳定》,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3] 陈宝春,陈友杰,赵秋 主编《桥梁工程》第三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已授权部分专利:
[1]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钢横隔板连接的装配式板桥及其施工方法(专利号:ZL 2013 1 0527780.0,受权日期:2016年6月29日);
[2] 发明专利:基于台后设置拱形结构的无伸缩缝桥梁及其施工方法(专利号:ZL 2014 1 0529224.1,受权日期:2016年09月07日);
[3] 发明专利:一种由预制UHPC板与钢桥面板组合的桥面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专利号:ZL 2015 1 0474884.9,受权日期:2016年10月05日);
[4] 发明专利:基于肋板式桥面的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专利号:ZL 2015 1 0273028.7,受权日期:2016年10月05日);
[5] 实用新型专利:基于槽钢连接件的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结构(专利号:ZL 2014 2 0586804.X,受权日期:2015年2月4日);
[6] 实用新型专利:基于钢管连接件的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结构(专利号:ZL 2014 2 0586803.5,受权日期:2015年3月4日);
[7] 实用新型专利:装配式钢板-混凝土梁组合桥梁结构(专利号:ZL 2016 2 08796925.6,受权日期:2017年03月08日)
研究生招生方向:
学术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结构工程
专业型:建筑与土木工程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福州市大学新区学院路2号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350116
E-mail:zhaoqiu@f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