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

发布:21-10-27 15:16来源:暂无    点击数:

   

(更新至2022年2月22日

张 超,博士生导师,研究员(校聘),博后,访问学者(中国台湾地区)。福建省学学会副秘书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地震学会基础设施防灾青年委员会委(第一届),福建省个人科技特派员

2011年博士毕业至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主要从事大跨桥梁结构震减灾研究,已主持(或参与)相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已发国内外学论文6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实用专利10余。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已完数十座大跨度桥梁(包括2座长江大桥)科研项目,服务内容包括复杂桥梁的数值分析、抗震及减隔震研究,研究成果被应用于福州市鼓山大桥、淮安大桥、螺洲大桥等十余座跨江大桥

共指士研究生30名,已毕业12名(截止2021)。指导的多名硕“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省优秀硕士位论文省优秀硕士位论文学业奖学金等荣誉“土木工程学院优秀本科生班主任”称,指导本科生参与学科竞赛STRP科研项目,指导的多名科生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三等、福建省结构设计大赛特等奖等荣誉

联系方式: 13301029  (QQ号

电子邮箱 zhangchao1985@fzu.edu.cn  (欢迎来邮联系

办公地址 福州大学阳光科技大厦1#楼南803 

招生方向

型博(桥隧工程)(桥隧工程、结构工程)专硕(土木水利、工程管理)

研究兴趣

复杂/大/新型桥梁结构体系研究

近/跨断层地震动拟合及工程震;

近海结构能及减隔振研究;

灾害作用下结构措施研究;

科研经历:

2018-2021 博 士 后,导师:北京工业大学     杜修力 院

2015-2017 博 士 后,导师:澳大利亚        Hong Hao 院

2011-2012 访问,导台湾地震工程中心 张国镇 教授

2005-2011 硕博连读,导师:福州大学       房贞政 教授

科研项目:

纵向科研方面,已获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部分科研项目如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斜拉桥钻石型桥塔横向地震耗能机制及损伤控制,2022/01-2025/12主持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海域强地震作用下跨海斜拉桥动力损伤机理研究,2019-2022,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断层地震多维多点激励下斜拉桥倒塌过程及失效机理研究,2016/01-2018/12,主持

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海底强震下跨海斜拉桥的地震响应及倒塌模式研究,2018/06-2020/06,主持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多塔悬索桥在多维多点激励下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与影响机理研究,2014-2016,项目负责人.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重点项目),斜拉桥子结构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2014/10-2017/08,主持

程应用方面,作为技术负责人已完成了数十座大跨度桥梁科研项目,包括复杂桥梁的数值分析、抗震及减隔震研究,研究成果被应用于武汉市二七长江大桥、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等跨江大。部实际工程下:

福州市琅歧大桥多台阵振动台试验研究(主跨616m双塔斜拉桥),2012-2015.

福州市鼓山大桥主桥抗震性能分析(主跨235m单塔自锚式悬索桥),2007-2008.

福州市螺州大桥主桥抗震性能分析(主跨168m三塔四跨自锚式悬索桥),2008-2010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多台阵振动台试验研究(主跨616m三塔斜拉桥),2010-2011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抗震性能分析及减隔震措施专题研究(三塔悬索桥),2010-2012

福州中心体育场体育馆施工过运行期间健康监测项目, 2013-2017

代表成果:

已发论文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5项实用型9项件著作权6。代表性成果如下:

Zhang C., Wen J., Han Q., Du X., Lai Z. C. and Fu G. H. Transverse seismic response of diamond-shaped pylon in cable-stayed bridge: Experiment and analysis[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22, 250(1): 113414. (SCI 刊源)

Zhang C., Lu J. B., Jia H. Y., Lai Z. C., Xu L. and Wang P. G. Influence of near-fault ground motions on seismic response of 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J]. Bulletin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20, 18(14): 6375-6403. (SCI 刊源)

Zhang C., Hao H., Bi K. M. and Yan X. Y. Dynamic amplification factors for a system with multiple degrees of freedom[J].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2020, 19(2): 363-375. (SCI 刊源)

Zhang C., Lu J., Wang P., Lai Z., Jia H. and Wu C. Seismic fragility analysis of sea-crossing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s based on fuzzy failure[J]. structures. 2021, 34: 120-134.

张超, 付馨迪, 杜修力, 颜学渊, 许莉, 贾宏宇. 多重四边形环索-张弦穹顶局部断索冲击分析[J]. 工程力学. 2021,38(01):64-77. (EI 刊源)

许莉, 张超, 郑俊浩,等. 基于半桥试验的双塔斜拉桥纵向地震响应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0,53(01):73-83. (EI 刊源)

张超, 付馨迪, 许莉,等. 拉索失效对多重四边环索-张弦穹顶的影响[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7(01):83-92. (EI 刊源)

张超, 傅光辉, 林志滔,等. 不同塔型的斜拉桥横向地震响应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20,(3).

一种桥塔横向抗震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2021-02-05, 中国, ZL201910258958.3, 发明专利.

一种海底近断层地震动的拟合方法, 2021-03-02, ZL201911113650.6, 发明专利.

多功能断索试验装置, 2020-08-11, 中国, ZL201922151027.1, 实用新型.

海底地震动拟合软件[OFGMS]V1.0, 中国, 2020SR1153276, 软件著作权.

讲课程:

研究生课程:《土木工程数值仿真》、《土木工程健康监测》

本科生课程:《高层建结构》、《理论力学》、《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


上一篇:徐普

下一篇:余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