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的几点建议——记78级研究生校友周瑞忠教授

发布:2013-12-09 00:00来源:暂无    点击数:

周瑞忠教授:男,1945年10月生,籍贯上海,党员,博士生导师。1967年毕业于河海大学本科五年制,1980年毕业于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90年晋升副教授,95年晋升教授,同年被评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6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挂靠增列武汉水利电力大学),06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专家,编写本科高年级教材两本,已培养博士、硕士生43名,教学中严格要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先后参加并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攻关、省自然科学基金、高新技术和重点工程科研项目35项,曾获得能源部、电力工业部及福建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五项,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2篇,其中国际核心期刊、专著及国内一级刊物36篇,科研项目中“碾压砼材料强度准则”获得94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3项,90年国家科技攻关“砼多轴力学特性”项目经能源部水利部专家组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91年国家科委颁发“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 多次应邀在全国和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特邀报告或学术报告,所发表的论文被SCI、EI和ISTP多次收录引用。96年受邀担任美国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组织的国际高级会员。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福建省力学学会理事长,省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力学会华东中南计算力学联络组副组长、省土木工程学会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省咨询总公司专家等职,并长期担任“土木工程学报”“力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地震工程与工程震动”“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学报”“水利学报”“水力发电学报”等多种杂志特约审稿人。

作为一名力学专家,一名教师,同时兼任福建省力学学会理事长等职,多重角色的背后是周教授硕果累累的成就,可是接受采访时,周教授说的最多的却是自己对学生的希望。

注重素质培养
周教授认为虽然各个高校特点不同,层次不同,但都有四个共同的功能,那就是创造知识,积累知识,运用知识和传授知识。他认为,这几个功能里面最主要的就是创造知识,一个好学校和一个差学校的一个根本差别就是有没有创造能力。那么学生应该怎么培养,才能使他成为一个创造型的人才?
周教授认为最重要的是素质培养。他说,素质培养包括很多内容,比如碰到困难,你有没有挑战困难的勇气,你有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毅力等。说到这里周教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这是25年前拍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1983年周教授和他的三个同学以及一个教研组同事在导师的带领下去报考中国水电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时拍的。周教授介绍说,78年的时候福州大学刚开始培养第一届研究生,当时的条件相当困难,学校只有结构工程专业首批获得授予权,而周教授所学的水工建筑专业还没有授权。为了检验自己也是检验福州大学培养出来的硕士有没有硕士学位的水平和能力,为了争取尽快拿到水工结构的硕士点,几个人在导师的带领下去北京报考中国水电科学研究院硕士生的学位。当时要考基础,要考研究院根据学位条例任意想考的科目,并由以朱伯芳院士为首的专家组来考,周教授几个人在里面考了一个多星期,各个方面的知识都被翻了个遍,最后他们不负众望都以非常优秀的成绩获得了他们的硕士学位。
回想起这段经历周教授感慨万分,他说:“要成功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素质,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怕困难的勇气,要去挑战一个我们没有到达的高度。我们在福州大学培养硕士生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在许多老师的帮助下,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证明了自己,也证明了福州大学有能力培养水工建筑专业的硕士生,靠的就是这种素质,这种勇气,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这种攀登的思想。这些素质是一定要具备的,一个学生如果连这些东西都不具备的话,那将来是没法去胜任任何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的。”

凡事做到“了”字
周教授曾带过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十分聪明,见多识广,在他那里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大概只有18岁,但三年的时间里边,周教授说自己只教他学会了一个“了”字。周教授说能做和做到“了”是两码事情。周教授认为,你可能很聪明,也很有能力,什么事都能做,但是这件事情还没有做到“了”的时候你先不要谈,因为你还没有任何的成就。没有做到“了”有两种情况:一是眼高手低。现在的学生很多存在这种情况,想法很多,很多想法也很正确,但是具体去做的时候没有这个能力;二是有能力,不去做。周教授对这个学生说自己一辈子就教他这个字,只要他做到“了”字,他就承认他毕业。令周教授欣慰的是这个学生后来非常勤奋,不懂就问,不光是思想上活跃,并且能力也很强,而且做到“了”字,还考到了同济大学读博士,现在已经博士毕业了。

培养创新体系
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跟一篇两篇文章的重要区别是一个体系,学生不仅要把体系给理清楚,而且还必须养成一个体系的习惯;不仅要在一个点上有创新,还要有一个创新的能力,要有创新的体系。周教授认为现在的博士生、硕士生当中大概只有15%才有创新能力,85%没有创新能力,离开老师就不能自己造血,而这也是我们国家教育体系非常大的致命的弱点。要创新,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要想做敢做新的事情,要敢于突破传统的观念,要学习近10年之内国际上发表的一些东西,新出来的东西,不只学习知识,更重要的要学习它的思想,学习它的一些方法,此外一个新的结论,一个新的工作,要得到全体的承认,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事,创新还要有从头到尾的韧劲;其次要有创新的能力,这一点不言而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理解老师的严格
拿起粉笔近三十载,周教授对学生始终要求严格。周教授的严格,一般是学生刚进来的时候还感觉不到老师的要求很严,随着学习的深入周教授对学生的要求会越来越严格,严到一篇硕士生毕业论文改了四稿可能还要再改,改到学生自己都要哭。周教授概念中的改稿基本上就是重写,周教授从来不给学生改什么稿子,他改的稿子密密麻麻,他只写自己的观点,而他的观点跟学生的可能相差甚远,他要求学生要各种观点突围出来,客观地看问题。他不改稿子,改的是学生的思路。
除了平时教书做人以外,在学术上越到后期的工作周教授要求学生做的要越加的漂亮,不漂亮就推迟毕业,或者不给毕业。许多学生觉得在周教授的手下很痛苦,但周老师说:最好让你在校期间觉得痛苦,这样出去以后你就一定不会感到很痛苦,你要骂我就在现在骂,出去以后你肯定不会骂,因为你出去要受别人的检验,不是由我来控制对你的评价。
周教授说严格要求不光是对他自己而是对学生本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是要让学生得到社会的认可,让学生有一个为社会报效的能力和责任感,同时从中也是发现老师问题的镜子,找到老师教育学生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周教授高兴地说,学生出去以后都跟他的关系特别好,所以在校期间一般来说都是比较有怨气的,出去以后很快就没有怨气了,因为他们认为给他们的训练,或者给他们的教育,都是必须的,都是必要的。

虽然已经年逾花甲,但周教授始终不肯放慢脚步,他总是不知疲倦的忙碌着,他的激情也让身边的人不自觉地受到感染,但他对自己的成就却只字不提,每当涉及这类问题的时候挂在他嘴边的总是对领导、老师、朋友和同事的感谢以及对年轻同志的期望。在这位教授的眼中他自己的工作总是微不足道,他最惦记的是年轻的一代,他说年轻人是学院的希望、祖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