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土木工程学院的前身为土木建筑工程系,成立于1958年。1998年8月,以土木建筑工程系为主成立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06年5月,分设建筑学院后,更名为土木工程学院。

历经66年的建设,学院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土木工程学科在2024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第76-100位,2024年学术排名首次进入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百强位列全球第93名。学院现有“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土木工程新技术与防灾减灾”“211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土木工程”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和“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土木工程”福建“双一流”高峰学科。2022年,智能建造入选福建省“世界一流学科培育学科”。2024年,土木工程学科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培优计划”。

学院现设有:建筑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水利水电与港口工程系、市政工程系、交通运输工程系、工程管理系、轨道与地下工程系、智能建造系等8个系,有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智能建造等8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水利水电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土木工程还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和福建省重点本科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

学院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设有: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水工程安全与水灾害防治、道路交通工程与灾害防治等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土木工程、水利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工结构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交通安全与灾害防治工程、道路交通工程与灾害防治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学院拥有土木水利、电子信息(智能建筑与智能交通方向)2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以及土木水利、交通运输、工程管理 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学院拥有一支素质优良、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陈宜言、国家级高层次创新人才徐开钦全职受聘为我院特聘教授。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26名,专任教学科研人员183名,教授(研究员)53名,副教授(副研究员、高工等)96名,讲师(助研等)34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学科研人员的86.9%,具有海外经历的教师占教学科研人员的58%。

现有国家级人才8人,包括: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等。现有省部级各类人才六十多人次,包括: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4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名;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1名;福建省优秀人才1名;福建省引才“百人计划”2名;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2名;福建省特殊支持人才“双百计划”人选5名,其中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名、福建省百千万领军人才3名;闽江学者特聘教授5名,讲座教授1名;福建省“外专百人计划”4名,福建省青年拔尖人才4名;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ABC”类人才50名;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2名;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人选5人;“嘉锡学者”2名,“旗山学者”16名;福建省委组织部教育科研类引进生15名。

学院现有普通本一批学生近2000人,各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近1300人。建院以来,已为国家以及福建省培养了全日制博硕士研究生、本专科生以及其他层次的毕业生约2万人。

学院拥有土木工程防震减灾信息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桥梁技术创新与风险防治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引才引智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等6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有福建省海峡两岸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研究中心、可持续与创新桥梁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工程结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土木工程多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可持续工程结构与防震减灾福建省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先进土木工程材料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水利智慧监测与洪涝预警工程研究中心等7个省级平台。

学院大力开展对外合作交流,与14个国家和地区签订20份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开设近30门外教主讲的专业核心课程,并设立4个境外教学实践基地。2016年学院成功入选国家首批“高校(地方)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项目;2022年获批“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2024年学院布鲁诺·布里斯杰拉教授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在新的历史时期,学院确立了走国际化、区域特色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的办学理念,正努力朝着建设具有国际化特色的世界一流学科的目标努力奋进!

    

   (数据统计截止202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