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
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
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
全体队员回信
向全国广大青年
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

近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精神,土木学院开展专题学习、组织青年学子热议等活动,鼓励同学们将专业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国家大局的实际行动。
01团支部学习活动
各团支部通过集中学习、小组讨论、观看视频等形式,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内涵,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对共青团员的责任担当的理解和认识。此次活动激发了同学们扎根祖国所需之地的热情,大家决心以行动践行嘱托,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02土木青年热议回信精神
土木学院团委副书记苏海姬:深入学习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精神后,我深深地被新时代青年扎根边疆、服务西部的信念与担当所感动,他们以青春热血投身祖国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用行动诠释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初心使命,为青年学子树立了精神标杆。 同时,回信精神也给我很多启迪,共青团工作必须紧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主线,引导青年厚植家国情怀,主动融入国家战略。要深化理想信念教育,讲好戍边支教故事,鼓励学生将专业学识与基层需求结合,在乡村振兴、基层建设中贡献智慧与力量。同时,要搭建好“实践+服务”育人载体,进一步深化志愿服务内涵,上好我院青年学子锤炼品格、担当使命的实践课程,引领青年心怀“国之大者”,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奋力书写无愧时代的青春画卷。
土木学院团委副书记童莹芳:习近平总书记2025年五四青年节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重要回信饱含着对青年投身边疆教育事业的肯定与关怀,八千里路云追月,大漠孤烟写青春,在西部、在乡村、在基层,戍边支教志愿者们饱含“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的情怀,笃行不辍,用青春诠释奉献与担当,展现中国青年最动人的精神图腾。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团干,我深知必须要当好青年投身强国伟业建设的“领跑者”,带领青年在乡村振兴主战场锤炼“逢山开路”的硬脊梁,在祖国需要的最前沿磨砺“遇水架桥”的真本领,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接力赛中跑出我们这代人的精彩一棒!
福州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土木学院2024届毕业生肖伟辉: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我内心澎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福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我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戍边支教志愿者们的肯定与鼓励,让我更加坚定“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的初心。我们和谢依特小学的志愿者们一样,响应党的号召,跨越山海,来到西部这片广袤的土地。在这里,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民族团结的促进者、基层发展的推动者。每一次与孩子们的交流,每一个为孩子们点亮的知识火种,都在为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贡献着力量。“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的殷切期望,如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厚植家国情怀,把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练就过硬本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发扬福大三种精神,在艰苦的环境中砥砺前行。未来,我将以这封信为动力,用爱与责任浇灌孩子们的梦想,为“闽宁写作”书写新的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土木学院第13期青马班班长郭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深受鼓舞,倍感温暖。作为青马班班长,我曾赴莆田市大洋小学参与支教实践,那段时间我不仅传授知识,也让我更加理解教育在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中的重要作用。谢依特小学支教志愿者们扎根边疆、默默奉献,他们的坚守与付出正是我们青年人“强国有我”最生动的写照,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的信念。从土木工程专业的角度出发,我们平日里在课堂学习工程知识、结构设计,但通过亲身实践,我更认识到知识的力量不仅体现在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也体现在点滴的社会服务中,体现在把科技的温度送到更远的地方。如今,作为一名即将步入职场的青年,我将始终坚持“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的初心,把奋斗的精神延续到工程实践中,积极参与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提升,把青春写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图之中。
土木学院主席团成员曾千: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支教志愿者的回信,让我想起在大洋乡支教的日子。我曾两次参与"三下乡"支教,从队员到队长的角色转变,让我在实践中快速成长。第一次支教时,面对孩子们求知的眼神,我既兴奋又紧张,总想把自己知道的都教给他们。第二次带队,我学会统筹协调,带着团队设计课程、组织活动,在解决各种突发问题中积累经验。亲眼看到乡村教育资源的短缺,更让我明白支教的意义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亮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对支教志愿者的肯定,让我倍感振奋。作为学生会干部,我将把支教中收获的责任与担当,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未来,我会继续参与支教服务,发挥学生会组织优势,带动更多同学加入,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到基层一线贡献力量。
土木学院三明尤溪支教团队长张炜欣: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回信精神,我深受鼓舞。信中满是对青年的殷切期望与深切关怀。现实中,众多志愿者毅然奔赴西部,用知识播种希望,以爱心传递温暖,为当地发展添砖加瓦。他们无畏艰苦环境,扎根基层一线,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令人动容。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让我懂得,青年不仅要有“自找苦吃”的韧劲,更需在服务中厚植家国情怀。暑期我作为负责人参与接续十三载尤溪支教,追寻七百年朱子文化支教活动,我深刻体会到,支教活动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播种希望,激发潜能未来,生逢盛世,重任在肩。青春韶华,青年大学生当怀鸿鹄之志,以满腔热血投入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宏伟画卷,让青春之花在全面建设的征途中绚丽绽放,我将继续以奋斗为笔,以初心为墨,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土木学院莆田大洋支教团队长黄程智: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这封回信不仅是对支教志愿者们的深情勉励,同时也是对所有投身基层支教青年们的巨大鼓舞。作为一名在曾深入基层支教服务的志愿者,我深受触动。在莆田大洋基层服务的那段时间里,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支教活动的重要性。在那里,我参与到各个课堂中,看见了孩子们求知若渴的明亮双眸,感受到了孩子们想要学到本领、走出大山的真切愿望,我也把自己的所知所学不留余力的分享给他们,助力孩子们成长。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能力,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作为一名基层支教志愿者,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谢依特小学支教志愿者为榜样,立足岗位,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积极传播青春正能量,带动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基层建设,努力帮助基层孩子们茁壮成长!
土木学院第13期青马班成员赵忠兴:当读到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看到这样温暖且充满期许的话语时,作为青马班学员的我仿佛看到无数青年志愿者在祖国大地上奔涌前行的身影,而我也在其中找到了自己在莆田大洋乡支教的足迹。支教期间,我所写的每一篇推文,都是我对蒲田大洋孩子们的深情记录。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得到了历练和成长,我学会了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在困难面前不放弃。与孩子们的相处,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厚植了家国情怀。新时代的青年正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基层绽放光彩。我愿化作一束微光,与众多青年一起,汇聚成时代的星河,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